• 老美有意思(11)—— 助教惊魂记

    还是在研一的时候,高年级的三位助教给予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让我们本来压力山大的无涯学海明亮了不少。而且他们三往那儿一坐,就充满了戏剧张力,都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一位喜欢涂黑色指甲油,长着一张玩世不恭帅脸,仿佛是美国高中翘脚坐在台下随时就要掏出电吉他站上桌来一段的酷哥。他论文答辩的那天,教室里乌压压的坐满了人,都是来围观这位学院男明星的。另一位是一头精神的短卷毛,笑起来牙齿发亮的阳光哥,浑身上下充满了好莱坞的积极能量。只要他带上墨镜,就有一种仿佛马上要坐上私人飞机去夏威夷度假的气质。最后一位是低调有才的字母哥(他的名字简称是两个字母),长相略微有点靠近年轻版的《绝命毒师》里的炸鸡大佬Gus。

    正是因为对他们充满了感激,我也在我的研二申请了成为助教。但没想到我的助教之旅竟是如此的混乱和慌张。我们这届的三位,除了我之外,还有那位在刚开学gamejam中和我合作过的马来西亚裔美国籍的快乐小狗小哥,另一位是傲娇得不得了,热爱恐怖游戏并且比较完美主义的我的老乡。所以我们这届助教团队乍一看就是三个中国人。

    对我来说,这个工作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英文沟通,二是设计指导。下一届的学生里中国人的比例变少了,女生的比例也变少了。其中有两位刺头白人同学,一位特别好斗,就喜欢把人怼的哑口无言,还有一位是笑里藏刀,总是爱开玩笑,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目前这两位已经进入我的警惕名单,毕竟在语言艺术里把英文玩出花来还不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再说设计指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亲爱的教授总是说,你们看到他们做的设计,就会明白原来自己已经掌握了许多。偏偏他在本学期第二周就休假了。铁人教授几年来头一次休假,真是千古难逢的罕见事。这休假到不要紧,一向完美主义的教授这次放飞得有点远,在座位安排还有作业要求上出了好几次疏忽,作为执行层的我们更是慌了手脚,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在课堂上又是重新安排座位又是在群里和远在不知道哪个度假岛上逍遥的教授紧急沟通,可真够乱的。想想上一届从容的助教们,我们这届的风格真是……

    以前和上一届的助教聊过,其实这份工作赚的不多(18美元/小时),还要投入额外的时间,不过他们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认识了我们。的确,想想在上一届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们三位,毕竟他们走过我们走的酸甜苦辣之路,也陪伴着我们再次走过。他们看过我们的关卡,给过我们鼓励,还和我们一起经历过龙卷风躲在地下室的时光。现在他们已经去各个公司工作,相信优秀的他们会走的很好。而成为了高年级的我们,也将踏上他们去年走过的路,陪伴下一届经历传送门、毁灭战士、半条命甚至辐射4的旅途。很俗气地讲,真能感受到一种爱的传递,而我身边的助教们,也是这样发自内心希望帮助下一届的孩子,哪怕只是不要踩当年自己踩过的坑。希望接下来一切顺利,不再慌乱。

  • 老美有意思(10)—— 美式路考

    上次去休斯顿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申请了德州的驾照,那个时候因为只通过了理论部分,拿到的是permit(许可)而非正式驾照,所以还需要找时间参加路考。至于为什么会大老远跑去休斯顿申请驾照呢,是因为达拉斯的车管所事务实在太难等了,举个例子,我们考完路考以后可以去预约换领正式驾照,而在达拉斯1月份预约最早都只能约到3月份了。这也许不只是申办事情的人多的问题,想想《疯狂动物城》里那只完成一个动作仿佛要十年的“闪电”(他可是动物车辆管理局效率第一的员工),就可以知道美国车管所的办事效率了。

    在美国,驾照可以说是类似中国身份证的存在,有了它就不用每天都背一本护照到处跑了。你可能会问什么场合会用到这个证件,事实上去电影院看电影、在超市买酒等日常场合,都会有人询问查看你的ID,这时就可以出示驾照了。

    而permit和正式驾照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最开始都以为permit申请下来后会是一张纸,想着是一张许可证明,拿到手才发现permit就是和驾照一样的一张卡。使用它也可以开车上路,但是有几个限制:1. 开车时副驾必须坐一位25岁以上持有正式驾照的人;2. 有效期只有1年。虽然不能以德州的情况代表整个美国,但感觉他们对开车上路的管控确实非常宽松。

    接下来就要聊到仿佛放了海一般的路考了,此处仅代表个人体验:我在国内有驾照,但开车开的不多,而且拿驾照也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在同学介绍下,找了一家墨西哥人开的驾校学校,报名了一个小时的开车课程。所谓开车课程,其实直接就是让你上路,先开居民区,再窜到车稍微多一些的大路上开。教练人坐在副驾,定时指导一下。而这种学习开车的车是特制的,在副驾放脚的位置会有一个刹车脚踏,如果在路上有什么紧急情况教练可以及时控制。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就我经历的美国驾照之旅而言,好像根本没有国内科目二的种种步骤。开了一段时间熟悉了路况后,教练会说可以开始考试了,然后就无缝衔接到了考试环节,只不过这次有什么问题他不会指点,而是直接默默打分。总体而言还是挺轻松的。考完路考教练会拿一个白信封封装成绩单,需要我们自己交给车管所去办后续的事宜。

    在美开车和国内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最明显的就是Stop Sign(停车标志)。有很多路口没有红绿灯,只有停车牌,而车遇到停车牌是一定要踩死停下来的,至少停够3秒。一个十字路口,如果4个方向都有停车牌的话,原则上是先到先走。然后就是遇到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或者甚至是校车,必须要靠右让行。其次还有行人最大,即便是绿灯右转,也要先让行人通过。

    当然我们这次路考走的路线并不是官方路线,而是第三方机构。dps应该是有把这些业务承包出去,也许去dps(车管所)参加路考会严格得多。我知道还有一些华人教练也是提供这种上课+考试的业务,不过要贵得多。我们这次全套流程下来含上课费+考试费,总共花了200刀,比起国内便宜不少。驾校也能赚考试钱,不好说这种方式到底是资本主义的优势还是弊病,不过在我们的墨西哥教练看来,他所做的事也只是确保给会开车的人发证而已。

  • 老美有意思(9)—— 关卡学习回顾

    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了,因为学业实在是太忙了!

    第一学期关卡结课,终于可以喘息一下。总的来说,基本还是算达成目标,在学习/生活平衡的情况下度过了第一个学期。因为来这个学校之前就已经听说这里的关卡项目是国内高三的学习强度,当时心里想无论如何要努力让自己不要累得太夸张(对身体不大好),最后没有熬太多夜平安度过了学期,真是万幸。专业课结课成绩是中等,一定程度上是自己太迷糊,有时候会看漏要求,一定程度上是没有投入足够的努力。不过对我来说,目标就是学到东西,而且对关卡的学习是一个细水流长的事,不急于这一时。再者,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老实说我的问题就是会有点过于认真,以前总是喜欢百分百投入,什么都尽力做到最好,结果当然是好的,但回头来看付出的代价也是挺多的。所以对于研究生就成绩这一点而言,希望自己能克服优生惯性,多维度地发展自己。

    接下来想总结回顾下我的专业课——关卡设计。

    首先我觉得这个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的真的很好,能看到它的用心之处。第一学期用了三个游戏作为例子,让我们解构游戏,然后用游戏自带的引擎制作关卡。这三个游戏分别是传送门2、毁灭战士2016和半条命2。传送门的关卡是物理解谜类型,毁灭战士是纯战斗的类型,而半条命2作为结课大作业,是物理解谜+战斗,综合了前两者。挑选这几个游戏某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有配套的成熟的关卡制作引擎,有的游戏可能很好但没有支持玩家去编辑关卡(比如我最爱的《生化奇兵》)。其次是整个学习的过程和业界的工作流程是重合的,也就是说,对这三个游戏每个我们都会经历预研-alpha-beta-launch的里程碑迭代,将纸面的设计逐步发展为最终可以玩并且被打磨过的关卡。这点真的是很好。

    第二点是对教学的持续优化和迭代。我们是已经是第30届左右的学生,前面有无数前辈经历过这个项目的学习,用他们踩过的坑和汗水帮助整个项目优化了不少,所以到我们这里的时候很多东西已经迭代得相当成熟了。即便是在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能感觉到我们的超人教授仍然在吸取经验调整教学,在我们这届砍掉了一个2D关卡的学习环节(用的是《超级肉肉男孩》做例子),让学习密度稍微正常了一些。上一届的孩子确实不容易,我很难想象在现在的学习密度上再加一个游戏项目。

    第三点就是人了。我称之为“超人”的专业课教授,上一届学长学姐口中大魔王一般的存在。我们的教授年轻的时候和宫本茂共事过,可能被日本人“一生悬命”的精神感染,也成为了一个精益求精的究极完美主义者。他可以一边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一边教导我们,动不动就是录制20分钟-1个小时的反馈视频给每个人,每个里程碑还会有无数人约他的一对一指导会。说起来这个也是我在欧美这边体验到的一个很好的教学形式,教授会开放他的日期给学生预约,有点像心理咨询那样一对一的辅导你的关卡设计。对比上课时吃的大锅饭,这种开小灶真的帮助更大。但是如此强的工作强度导致教授平均每天只睡5个小时,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作为一个要克服自己“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我只能远远表达一下敬意,但是绝不模仿。并且在安慰其他被学业折磨到有些崩溃的弟弟妹妹时,我还想到教授确实代表了业内比较高的标准,也必须承认他有他的主观性。设计这回事,总是难逃主观的。但起步的时候遇到这位超人教授,是一件幸事。

    那么接下来具体说一下学到的东西,恐怕对于非游戏行业的人来说会有些无聊。

    关卡设计是一门结合了创意、技术和美术的学科,很多时候其实需要人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游戏开发同理,如果能用简单的变魔术式的方法去“欺骗”玩家达到效果,就可以省掉很多对技术的钻精,可谓是更聪明更省事地解决问题)。

    在第一学期学习了如何用关卡和玩家沟通,好的关卡和剧情同样的标准,那就是“show not tell”,但是关卡有自己的语言体系。通过“对比”、“动态”、“形状”、“颜色”、“引导线”、“面包屑”、“光照”、“带锁的门”、“地标建筑”等方法,让玩家凭直觉就能接受引导,前往设计者规划的地方做规划的事情。说到这里,好的游乐园或密室逃脱的设计的确对游戏设计师有很大学习价值。

    第二个学到的是如何设计关卡,总结来说就是“引入”-“重复”-“挑战”。这和我们之前为孩子设计英语学习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英语学习领域这三个是“教、学、练”。还有一个和剧情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因为游戏和电影一样,也是时间+空间的艺术,在关卡上也有“段落”、“幕”的概念,我们称之为“Pattern”(模式)。人是喜欢寻找规律的动物,在关卡里教会玩家一件事,再重复这件事,让玩家感知到模式,当他想要继续这个模式时,稍微做些改变来打破,能让玩家的情绪起伏,感觉到新奇和乐趣。

    对我来说,刚经历过《半条命2》这个大关卡制作后,最应该吸取的教训是:Start simple(起步简单些)。我在纸面设计的时候总是过于有野心,想做非常酷的东西,而且偏向于“大而全”,导致最后实现给自己很大压力,有限的时间内也没办法完全呈现。而且我感觉就和艺术表达一样,我们这里的关卡设计面向的其实还是商业性的项目,商业的成功取决于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不应该剑走偏锋,而是应该更“普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整个关卡的实现流程很长,有很多个里程碑节点要反复修改,如果一开始东西就很多,后面就面临着痛苦的删减,不如一开始就很精简清晰,然后逐步叠加,这样能更可控一些。

    正如教授一开学时说的一句话:“You can have the coolest idea in the world, but if it doesn’t create good gameplay out of it, the greatest idea in the world is nothing without practical execution of it.” (你可以想出全世界最酷的点子,但是如果不能用它创作出好的游玩体验,点子再棒也没用。没有好的执行和呈现,最好的创意也一无是处。)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学到的东西,留待日后慢慢总结吧。这个假期的话,希望可以好好打游戏,好好写小说,好好休息,以迎接下学期的挑战。(下学期一整个学期都是《辐射4》)

  • 老美有意思(8)—— Nasa

    百忙之中趁着秋假的四天和同学们去了休斯顿,没错,就是中国大使馆被关闭了的那个休斯顿。作为德州这个红州里为数不多的三个蓝点(政党上偏向支持民主党),奥斯汀、达拉斯和休斯顿经常被拎出来比较。一言概括,休斯顿有更多的中餐馆,更靠近海,并且人更多。这次本来有同学计划吃海鲜的,但据说最近因为墨西哥石油泄露到海里,可以吃的海鲜种类锐减,便放弃了。

    来了休斯顿当然要去标志性的Nasa,看看火箭和美国人宇航的历史。好笑的是现在越来越多人不相信美国人真的登陆过月球,当年的照片也越看越像处理的。

    NASA我们来了(不知何故降了半旗)
    太空中心的字体设计的很好看
    唯三从海里捞出来修复好的火箭之一土星五号1
    唯三从海里捞出来修复好的火箭之一土星五号2
    工作站概览(密密麻麻的是历代的纪念logo)

    Nasa博物馆很详细地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宇航服,还有很多像是科技馆科普知识的区域。以前看过一个Nasa宇航员发布的短视频演示他们是如何在太空洗头的。每次用完梳子她都要把梳子粘回墙上,不然东西就会飘走。这次果然很详细地看到了整整齐齐排列着梳子牙刷镜子等的粘贴板。左边配置的笔记本是“外星人”,也对,在太空中终于不用担心重量了(外星人品牌的电脑唯一的缺点就是重量)。而且卧室是一个立式的睡袋,名副其实地“站着”睡。

    粘板上的生活用品、电脑及睡袋
    国际化的太空食品
    马桶得借助一点吸力否则后果很严重

    从所有展示的物品、服装上都能感觉到Nasa本身统一的一种美学,很像我们之前玩的Portal2,一种工业美学,简洁且有几何的美感。Nasa大概也很得意于自己设计师的能力,纪念品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等待出售。每每看见标着made in China,有着义乌小商品品质的物品在这里被以近乎十倍的价格出售,都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

    Nasa出售的布面徽章贴,是真的好看

    宇航服大赏:

    来Nasa一趟的感受是,远赴美国的“远”好像也不算什么,毕竟去太空的话,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距离呢。

  • 老美有意思(7)—— 班里的外国帅哥

    因为太忙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今天刚结束分组项目的第一阶段汇报,打算见缝插针写点轻松愉快的。聊了那么多美国的事和物,今天来聊聊身边有意思的人,比如我们班可爱的外国同学们。老实说,大家确实爱聊外国同学们,谁不爱美女帅哥呢。

    警告:本篇人物来自某男同学评选的心仪帅哥列表,不可避免涉及较为主观的外号命名及肤浅的颜值评价。

    首先是本届学生里最传奇的一位人物,钢铁侠大哥。(因为长得很像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钢铁侠”)钢铁侠大哥被很多中国同学评价为“最成熟有魅力的心动对象”,甚至被某位男同学列入了心仪帅哥列表的第1位。他的传奇之处在于,在我们如此繁重的学业之外,竟然还同时肩负着:一份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全职工作、两个男孩的父亲以及日常健身。任天堂曾经也是他们的客户之一。他还给我看过他手下的一个类似健身环的产品,比起更重娱乐性的健身环来说更严肃、专业一点。有时候不经会感叹,能和这样的人成为同学,真是荣幸……我们在一个关卡设计小组,做关卡设计时,钢铁侠大哥拍出一套他用ai做的敌人物品图标,让我们的关卡设计图飞升到了3A游戏的级别。而且他人真的很好,见面时经常很热情地和我们击掌,露出慈父一般关爱的神情。

    钢铁侠大哥be like
    漂亮整洁的怪物icon

    接下来是在从苹果辞职来读研的“大天使”,我之前好像略有提及。他是德州本地人,有着标准的基督教信仰,人好到像是妈妈一样关怀和照顾每一个人(所以加上钢铁侠爸爸,我们班算父母双全?)。大天使换过很多发型,开学时他留了一头美丽的长发,配上他的小脸以及胡子,真的很像标准耶稣。他中发的照片像黑客帝国主角的扮演者基努里维斯。最近他剪了短发剃了胡子,精神了不少,变成了标准帅哥。顺便一提,他在那位男同学的帅哥列表里位列第5,但我觉得他应该往前排不少。大天使人美心善,还是个社牛,和他吃饭完全不用担心要找话题。中国人的确喜欢抱团,而大天使是极少能经常无缝混入我们中国人队伍的。不过看到他之前无缝混在印度人中的一些照片,我感觉这完全是他的本事。

    这张基努比较接近大天使的样子

    然后好笑的来了。前两周发生了一个“左右为难”的名场面,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中国同学刚好坐在了两个外国帅哥中间, 这时那位给帅哥排序的男同学发问了,问大家左边和右边选谁好(想得倒挺美)。左边坐的是皮肤很白很斯文的忧郁系帅哥,右边坐的是典型的美国阳光大男孩。大家纷纷站队,分成了两派。当时只有我室友和那个男同学是阳光派,于是我室友被那个男同学认可为本班第二有品位的人。(并且阳光大男孩被他排在帅哥列表第2位)说起来,忧郁系帅哥我开学以后几乎没有见到过,可能为人过于低调。不过我感觉他完全可以去参演《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忧郁系帅哥有类似的透明感

    还和我接触的比较多的是一位马来西亚的男同学。他本人是美国出生,但家里妈妈往上都是中国人,所以他有一丢丢像中国人。他有像漫画一般丰富的表情和语气,像小孩子一样很可爱。虽然他不会中文,但有一天一个中国同学过生日,他居然唱出了非常标准的“生日快乐歌”,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他的车后备箱常年备着便携床垫和被子,以备去各地朋友家过夜。我甚至还看过他去参加漫展cos成宝可梦里护士小姐姐的照片,笑死。他是真的很喜欢粉色。

    帅哥列表在榜并且位列前几位(记不清是第几位)还有一位希腊帅哥。这个同学长得很像某款古典希腊雕塑,虽然是希腊人但是第一次游戏项目做的游戏主题竟然是风味十足的墨西哥主题。他和我们住同一个公寓,晚上十点多还有遇到过他健身。

    还有一位是上一届的助教,这个助教第一天惊艳地涂了黑色指甲油,但因为人有种慵懒而随意的帅气感,加上这个指甲油显得很朋克风。他有时候会给我们的关卡做点评,我们班的男生(直男)觉得他的声音很苏。他确实挺绅士的,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还很有礼貌地握手。

    本篇我只聊了男同学,实在是因为我们班外国女同学有点少。上次gamejam和我组队的金发小姐姐超级可爱和受欢迎,每次见到我都会像花儿绽放一样打招呼,让人心情愉悦一整天。她很喜欢《奥日和黑暗森林》那两款游戏。但是她有男朋友了,估计让很多人都心碎止步。还有一位非常有活力的美国女孩,可惜我还没有太多接触。

    我觉得和外国同学打交道挺有趣的,赏心悦目的同时,总有很多新的认知。出国留学有时候收获并不只是知识层面的,还有国际化的环境,可以轻松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我也并不觉得作为中国人,还和中国人混在一起,无法彻底融入外国人之中就是一种失败。我们中国孩子中午和周末还是时常聚在一起,感情很好,而一些(虽然不是大部分)外国同学也愿意加入到我们的集体活动中。至少目前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很满意。我自己的新理解就是,没必要过分强调这点,多接触外国同学和文化是好的,但也别因此远离文化上更亲近的国人。关于融入,就像在外国打阳伞一样,我觉得这是我的权利,我有打伞的自由,我也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在美国这样自由的地方,任何不同的文化都应该得到包容。

  • 老美有意思(6)—— 美式教学

    今天想聊聊从开学至今感受到的美式教学,仅以我们学校教授的游戏课程为代表。

    早有听说我们研究生的课程并非单打独斗,更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对很多人来说,小组合作是比单人作战更令人头痛的事,因为说不准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有划水的,有非常强势指挥别人干活的,还有很容易和人起冲突的。当然运气好的话,也可能有很好合作的对象以及可以抱一抱大腿的大牛。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一门课第一天我就同时在6个不同的小组里。这难道是要我会分身?

    后来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这门课非常依赖小组合作做游戏,在开学初期将所有人分成6种不同的分组形式,然后每天轮换。也就是说,第一天我可能和同学ABC一组,第二天我就又轮换到和同学EFG一组了。这样一周下来,同班同学能认识1/4,两周就能和超过一半的人打过交道。而且对合作的游戏也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开始的3小时做一个纸面游戏,到十几个小时做一个桌游,体量由小到大,逐渐提升合作密度。

    最近一次我们组做的桌游,拿了投票第一

    除此以外,还让我们做了MBTI测试,学习风格测试,以及指南针测试。前两个都比较好理解,指南针测试是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代表一种做事风格。北方N代表不管如何先采取行动的人,南方S代表照顾他人感受优先再行动的人,西方W代表万事弄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规划型人,东方E代表优先掌握大局意识的人。这些测试不仅能让我们更好了解同学的风格,也许也会影响最终做长期游戏的分组。

    指南针测试,我是S方向人

    这门做游戏的课程是老师花活玩的最多的一门课。有一次,老师给所有小组发了乐高,让搭一座桥,需要能承受一本黄页的重量(黄页就是老式的写有人名和电话的厚厚的书)。每个小组都按自己理解,搭得千奇百怪,但都尽量弄得稳固,按理说承担一本书的重量没有问题。然而时间到以后,老师走到每个组的桥前面,把手里的黄页举得很高很高,再重重地摔下来。大部分的桥都不堪重负,哗啦一下乐高摔得粉碎。我们都蒙了,没有说过会需要把黄页这样摔下来呀。而唯几幸存的桥,又被老师说需要让黄页可以从底下通过,一扫后撞下了桌面。最过分的是,老师还邀请了上一届的学长以及我们的辅导员来看戏,每一座桥倒塌,都赢来一阵半开心半嘲笑的欢呼。敢情都是来拿我们当表演节目解压的。

    所以这一番折腾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呢?那天我们在学习的正好是敏捷开发项目的流程,老师主要是想讲当我们知道需求后,如果不确认好验收满意的标准就随意开工的话,很可能会不符合要求。好吧,知道真相后眼泪掉下来,虽然被耍了但这种教学确实会印象很深刻。

    正如上面那个例子,很多教学给我的印象就是——形象通俗。而很多教学中的活动设计都非常有意思,寓教于乐,而且能感觉到,这些课程是真正被用心设计过,是在不同学年之间频繁迭代的成果。顺便提一个细节,学校所有的教具,不管是乐高还是用来做桌游的材料,全都新崭崭而且很整齐。所有这些都是有人在用心维护,不会说缺了少了让学生将就用的。有清晰明确合理的规则以及干净整齐的物品,这些教学活动正如一个个设计得很好的游戏一样,让参与的人很有信服感。这不得不说就是美国教学设计的厉害之处。

    一次按客户需求搭房子的课堂活动

    刚刚说的合作做游戏的课程是我们所有专业的大课,再提一提我自己专业的小课。我们关卡设计课程的教授完全是一位超人。他年轻的时候和宫本茂一同共事,可能感染了日本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现在一边给我们上课,同时一边在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而他上课能拼到什么程度呢?每次给我们布置了关卡作业后,会录制一边玩我们关卡一边给意见的反馈视频,有的长达一个小时。想想看每个人一小时,二十多个人就是二十多小时。而且他给的反馈意见特别特别细。 我真的每每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敬佩。而且他的作业规则是最多最清晰的,很多以往学生踩过的坑,都会反映在他的规则中,变成对我们这届的指导。这种传承也是很有意思的。

    总的来说,在美国上学感受到的很多时候都是,这些课程是很聪明的人很用心地设计出来的。课程安排也相当紧凑充实,完全没有任何偷懒放空的时候。虽然美国教育是真的贵,但是这么感受下来真的是很值得。希望这样的感受,我能在第二学年结束后也再说得出口。加油!

  • 老美有意思(5)——超市忙忙购

    开学以后实在太忙了,每天都做作业到12点,真是比上班还辛苦。终于在一天忙里偷闲,决定更新一下!

    来一个每个留学生都很热爱的话题——逛超市。美国的超市和国内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周我就逛了4个不同的超市,每个超市都各有特点。Costo是量大实惠,和国内也有的山姆一样会员制;Central Market是强迫症最爱,商品琳琅满目按颜色排列,看起来相当舒心;Whole foods外号猴父子,超多很新鲜的有机食品;Tom thumb是我们最常去的,近并且99刀一年就可以免费配送。

    当然,要买国内的东西是不能指望国外超市的,得去专门的中国超市或者网购。

    再来说说具体的商品。美国买牛肉、买鸡肉很方便,三文鱼也基本自由,但是常见便宜大块的三文鱼都不是刺身级的,需要加热到熟才能吃。猪肉至今我还没怎么买过,可能不是他们的常选项。带筋的牛腩也只在中超买过。

    蔬菜来说还是很多熟悉的面孔,除了茄子是大胖子形态。辣椒有好多好多种,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一种最接近国内可以做青椒肉丝、青椒鸡的阿纳海姆辣椒(Anaheim)。其他的五颜六色的有很多墨西哥辣椒,店员还坏笑着和我推荐了听名儿就不妙的魔鬼椒。玉米,美国的甜玉米超级无敌好吃,又嫩又甜,糯玉米这种东西是没有看到的,反正我也不吃😉。其他和国内差别不大的蔬菜有:包菜、洋葱、番茄、黄瓜、土豆(德州有种红皮土豆)等等。

    我最爱的水果——草莓买一次踩一次雷,听说墨西哥产的草莓好吃,我可能每次买到的都是德州产的草莓,又酸又空心,感觉加了膨大剂。目前吃到安全的水果是: 西瓜、蓝莓(超甜好吃)、车厘子(好吃便宜)、桃子(德州产桃子)。

    调料德州这边超级多墨西哥酱料,塔可的面饼也好多种。

    总的来说,食物的种类和形态确实有些微不同。

    还有一个让人感觉发现新大陆的超市是户外用品超市Academy。户外只要是能想到的,应有尽有,甚至有成排的皮筏艇和钓鱼竿,箭靶、滑板、瑜伽垫…据说还有biubiubiu。我们在那买了上学用的山地自行车。因为自行车不是大部分人通行的选择,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我们买了个最普通的山地,大概要200刀,质量还很一般。有个买了我们同款自行车的男生,一周后衔接座位的杆断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重如泰山的书包(学校一定是为了锻炼我们,每天背包骑车感觉都像在做负重训练)。而且在美国到处都是为开车的人第一优先服务的,停放自行车的地方每次都要找很久。

    说完实体超市,再说说网购。其实网购也没有想象得那么不便,亚马逊配送经常都可以隔天甚至当天到,只要是amazon prime的会员,很多都可以免运费。所以总体来说还是相当方便的。

  • 老美有意思(4)—— 在美首次gamejam

    我们学院开学前为大家策划了破冰活动——gamejam,报名参加的同学随机分成6个小组在8小时内进行游戏创作。刚刚结束的我,累得像一条咸鱼,但是又非常开心。这是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跨文化合作”,毕竟我们小组,有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缅甸人、美国人、西班牙血统的美国人,坐在一桌吃饭的时候看起来相当像是一场国际会谈。

    学校为gamejam定制的贴纸和徽章

    不到一天当然是不足以做出什么惊艳而完整的作品的,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认识、一起玩得开心。抛开具体细节不谈,我能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某种细心而周到的“保护”,因为很多新生都是没有开发经验或者没做过什么游戏的,学院特别让上一届的师哥师姐安插在每个组帮忙,既能让新生们有安全感,又能促进新老生交流。并且从头到尾,这场活动都没有真正的“输赢”。我记得活动刚开始时,主持的老师说每年负责技术支持的一位老师都会携带全家人一同参加,并且去年他们还拿了冠军。到了活动结尾,我算是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所有组展示完游戏后,并没有所谓的投票环节,当技术支持老师带着三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上台展示他们的游戏后,大家公认他们是最终的赢家。

    晚餐:烤肉、好多烤肉

    所以整场活动的基调都是这样轻松,有趣,并没有任何的比拼。就像前一天配置电脑时,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如果你不等其他同学抢先完成,“You will not win a trophy”。正因为每一步都手把手的教学配置软件、账号,确保没人落后一步,整个电脑配置活动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直到最后每个人都大脑放空昏昏欲睡。由此可以感受到学校照顾学生如同照顾小鸡仔一般无微不至。

    小鸡仔式照顾的配置电脑

    说回来,我们组这次的体验还挺愉快,唯一就是我真的完全听不懂我们负责项目管理的印度同学的口音,要命的是他还一直试图和我沟通,特别是在我做关卡设计的时候,救命,我只想一个人静静。负责我们美术的是之前在facebook上聊过天的一个金发小姐姐,长得很可爱。另外我们组还有一个西班牙血统的师哥(发型非常像漫画《幽游白书》的男主角幽助,就叫他幽助师哥好了),他是程序,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韩国小哥很靠谱,他一个人默默扛下了多玩家控制的程序部分,最终也成功实现了。印度项目管理小哥非常积极地进行沟通,并且制作了我们的游戏封面。因为我们是唯一用unreal引擎做3D项目的小组,最终成品登场时还是非常闪亮。

    我画的关卡草图

    我想这就是一部分我出国学习的理由,和不同文化的人交流,会发现大家真的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多不同。但只要遇到的人都愿意真诚友好地去沟通,即便是口音非常重,也不妨碍大家认识和建立友谊。希望借此吉利开头,继续乘风破浪。这大概就是我想送给自己的30岁礼物把。

  • 老美有意思(3)—— 在美国看电影

    这个系列记录在美的生活文化和思考,笔调轻松,望博一笑。

    作为一个生活无法缺乏文化娱乐的人,到美第一个星期也得搞定这个需求。最大众也是最容易的一项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当然除了直接去电影院,租借DVD也是这里很常见的一个选项,只是我们现状就是家徒四壁,沙发、电视统统没有,所以不考虑这个选项了。

    我们公寓最近的是AMC电影院,在美有非常多连锁,办理会员的话依据涵盖有效州的数量而不同,比如覆盖五十多个州是一个较贵的价格,覆盖三十多个州是较便宜的价格。我们刚开始没大可能去那么多地方,就选了最便宜的34州选项,一个月会员二十刀左右。但是非常划算。如果不加入会员,平均看一部电影票价是7刀-15刀不等,还要加上一笔服务费,有的电影甚至看下来接近月会员费。而如果加入会员的话,一周可以免费挑选三部电影来看,不论是IMAX、杜比还是数字电影,统统适用。想想只要一个月能看满十二场电影,每场电影的价格就近似2刀,实在是太值得了。当然这个频率还是需要努力的。

    AMC电影院入口全景

    电影院本身也很有意思。我们第一次去体验的是杜比厅,清一色的沙发,左边扶手上有个按钮盘,可以自己调解椅背立式或躺下,也就是说完全可以躺着看电影,当然会不会因为过于舒适睡着就不好说了。

    扶手上调解座椅的按钮

    对刚出国的孩子们,最困扰的应该是放映的电影没有字幕。这个我通过攻略查询到可以去找客服中心申请一个字幕提词器的设备,那个设备体积还不小,有点像一个手机连着一个底座。底座是圆形,可以插进扶手上放饮料的位置。通过扭曲那个设备让他对准电影正下方,理论上就可以看电影的同时同步看到字幕了。我有理由怀疑这个设备是给听力障碍的人士提供的,但是平时也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借到的这个设备不大好使,最后还是成为了托福听力练习场。

    非常酷的字母提词器设备,就是不大好使

    还好由布拉德皮特参演的这部《bullet train》本身就是日美合拍的一部动作轻喜剧,即便部分语速过快的对白让人懵逼,整体的情节看懂还是没问题。而因为有暴力血腥镜头,进门验票时还查验了我们的护照,确保我们年龄可以进入观影。我听我之前去美国的同学说,因为亚洲人普遍长相显小,经常可能会被查验年龄,所以常备护照在身上绝对是明智的决定。

    今年还有宫崎骏影展,在美国电影院看日漫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然而北美看电影还有个注意事项是,票面写的电影开映的时间往往不是真实开始的时间。我们乖乖准点到了影院坐下后,还看了二十来分钟的电影预告片。只能说还好是预告片,在效果拉满的杜比厅看起来也赏心悦目,如果是播的广告,估计要让人抓狂了。以后就学聪明了,不用因为迟到一点而担心,反正前面都是播预告片呢。

  • 旧博:大流氓

    原:2014-05-31 11:42:17

    最近看《战长沙》。原本是一个朋友推荐,说霍建华演的顾清明贼帅。

    我更喜欢里面的薛君山,一个会以公谋私、笼络人心的大流氓,长沙的“地头蛇”。表面上坏,但对亲人是无比的好,有责任感有担当。你说他贪财,没事动这门那门的歪脑筋敛财,那都是因为全家人都仰着他过日子,他能让全家在乱世过得衣食无忧,不为自个儿腐败。平日里像收保护费的恶霸,但关键时刻,有人打着推行焦土政策的名义纵火烧长沙时,他是真不要命地挽起袖子救人。他说,收了人保护费了,不能不干。一脸得瑟自己命大,没被火烧朽了的木梁砸了,刚说完就被坍塌的墙压在了下边。临了还差点背上蓄意纵火的罪名。

    得是这样的人才有力量。

    以前看莫言的采访,具体的记不清了,大意是对游行中的昏君,一类人面露不屑,一类人脱帽行礼。歌德属于后一类,莫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越来越理解歌德。

    我以前不大明白,后来从历史里渐渐翻出点轮廓来。海瑞大概是前一类人,属于见不平必出声,不畏强权。我十分欣赏海瑞,但渐渐觉得不可取,像这样单纯的人太容易被人利用了。事实上最后他于强权无用之时,积累的素怨报于一旦,很快就被打发走了,实际对改变明朝腐朽的政治起的作用如蚍蜉撼树。后一类人是有的,我不确定张居正同学是不是个合适的例子。他用年轻一步步熬走了严嵩高拱徐阶,最后登上首辅的台阶,捧出了构思已久的新政。同样有政治抱负,张居正对明朝的政治影响显然更大,他发挥的机会是用十来年“脱帽行礼“换来的。但这人也有点太贪,出个门还得八人大轿抬着,万历又不大喜欢他,否则说不定明朝能在新政手里回光返照。

    现在会骂的人太多了,嘴上功夫不花钱,说得不好没人管,说得好还搏点喝彩。天下哪还找得到这么相应的事儿。

    光嘴上骂,很难起作用。

    《陆犯焉识》里陆焉识一家说他“没用”也就是这个意思,何况陆焉识这样不顾家人地参与政治骂战,只图自己一爽,最后落得被关进监狱二十来年的下场。百无一用是书生,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像大流氓学习,心理素质得硬,该明哲保身的时候就要明哲保身,图的是个长远之计。你自比烈士抹脖子上吊完事了,大地也不会因此白茫茫一片更干净。

    但是有时候也得是这样骂骂咧咧的声音,能启迪民智,能做些改变。说不定在这样骂骂咧咧的声音下,就诞生了立志要做出改变的大流氓呢。